【PAR表演藝術雜誌】梁志民七個「造鎮」版本,色彩愈淡情愈濃 PART1


 

受懷爾德原著《小鎮》啟發,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慢慢打造他心目中的《淡水小鎮》,前後共七個版本。梁志民說:「《淡水小鎮》對我而言已不只是一齣戲,而是果陀以及我的一部分。一部美國經典劇作,能和我生長的這塊土地如此緊密地融合,內化成為台灣的戲劇作品,這是無常人生裡最珍貴的因緣。」

梁志民(林鑠齊 攝)人物小檔案
◎高二時創辦師大附中話劇社,開始接觸戲劇表演;國立藝術學院(現為臺北藝術大學)戲劇系畢業;1988年創立果陀劇場擔任藝術總監,目前同時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任教。

◎1993年獲文建基金及美國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紐約研習導演,兩年內陸續前往美國觀摩,確立果陀朝舞台劇和中文音樂劇的兩條發展路線。

◎1988年執導果陀創團作《動物園的故事》,26年來,累積了近60齣舞台劇及音樂劇導演作品,包括:《針鋒對決-Othello》、《ART》、《再見女郎》、《開錯門中門》、《天龍八部之喬峰》、《淡水小鎮》、《大鼻子情聖西哈諾》、《看見太陽》、《吻我吧娜娜》、《天使-不夜城》等。編導作品有:《巴黎花街》、《公寓春光》、《跑路天使》、《情盡夜上海》、《東方搖滾仲夏夜》、《燈光九秒請準備》等。2013年為台師大執導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《山海經傳》改編的搖滾音樂劇。

一九八八年,梁志民導完果陀劇場創團的頭兩部戲《動物園的故事》、《兩世姻緣》,開始翻譯美國劇作家桑頓.懷爾德的《小鎮》Our Town,籌畫改編為中文版舞台劇《淡水小鎮》。

譯寫到劇終,女主角艾茉莉告別人世的台詞:「再見!再見了,淡水!再見了,我們的小鎮!爸、媽,再見了!滴答的時鐘、還有白籬笆和茉莉花,再見了!溫暖的被窩、睡眠、和醒來。老天啊,祢太奇妙了!人活著的時候,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了解生命的意義——每一分,每一秒?……」那些文字霎時長出了音符,像是歌劇女皇卡拉絲的詠歎調,美得令人心碎。

那年,梁志民廿三歲,從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不久,有了自己的劇團,他重新梳理懷爾德原著,再打造出果陀的《淡水小鎮》。像是劇中的說書人(舞台監督),梁志民目睹了小鎮居民的生老病死,歡樂與哀傷。

畢竟還年輕,梁志民雖已嗅到生命的訊息,但這齣戲像是一部人生的大書,他花了廿五年時間,重製了七個版本《淡水小鎮》,才慢慢咀嚼出人生的況味。